芭蕾舞舞蹈简讯

芭蕾舞起源于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。当时,贵族们在宫廷宴会等社交场合,会表演一些具有舞蹈元素的席间短剧,这些短剧融入简单的舞步、姿态和哑剧表演,是芭蕾舞的雏形。

3653ea9317492145917ce7c19b261fc.jpg

1581 年,为法国王后的妹妹的婚礼,意大利艺术家们创作了《皇后喜剧芭蕾》,它将舞蹈与音乐、诗歌、戏剧融合,被视为首部完整芭蕾舞剧,标志着芭蕾舞正式形成。此后,法国成为芭蕾发展中心,路易十四大力支持,建立皇家舞蹈学院,规范芭蕾动作和术语,推动其从宫廷娱乐向专业艺术发展。

948a7a0d8f64a40b17a8d116c728f5f.jpg

芭蕾舞在中国的发展


• 引入与初步发展(20世纪初 - 新中国成立前):20世纪初,随着西方文化涌入,芭蕾舞开始在中国出现。一些留洋归国人士及外国侨民带来了芭蕾表演和教学,如俄国芭蕾教师在上海教授芭蕾。1929 年,上海的俄国舞蹈家索科尔斯基创办了中国第一所芭蕾舞学校,培养了少量本土芭蕾人才。

15ac48f1ab4b3629442dd81d9ee5101.jpg

• 专业建设与成长(新中国成立后 - 1966年):新中国成立后,芭蕾舞发展获重视。1954 年北京舞蹈学校成立,设芭蕾专业,聘请苏联专家,引入教学体系,培养出白淑湘等优秀舞者。1957 年学校首演《无益的谨慎》,1959 年北京舞蹈学校实验芭蕾舞团成立,标志中国有了专业芭蕾表演团体。

219d3399cae06a1bedeee5f3ce902bf.jpg

• 探索与创新(1966年 - 1976年):期间诞生了《红色娘子军》和《白毛女》等中国特色芭蕾,将西方芭蕾与中国革命故事、民族音乐及舞蹈元素结合,为芭蕾民族化奠基。

f416fc1e34d363006cb9806e0acf548.jpg

• 多元发展(1976年至今):改革开放后,芭蕾舞交流频繁,中国舞者学习国际先进理念技巧,在国际赛事获奖。国内创作多元,既有经典复排,也有《大红灯笼高高挂》等融合现代元素与民族特色的新剧,芭蕾教育普及,众多院校开设相关专业,推动中国芭蕾持续发展。